时间: 2024-02-01 18:07:35 | 作者: 球磨机设备
数据来源:自然资源部)(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来源:海关总署)(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来源:九商云汇)(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三
有色金属,又称为非铁金属,是除铁、锰、铬以外的所有金属的统称。其主要可分为三大类:一是重金属,如铜、铅等;二是轻金属,如铝、镁等;三是贵金属,如金、银等。在我国工业生产、民众生活的实际应用中,市场所公认的常用有色金属有十种:铝(Al)、镁(Mg)、铜(Cu)、铅(Pb)、锌(Zn)、镍(Ni)、钴(Co)、锡(Sn)、锑(Sb)、汞(Hg)。
有色金属既是国民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基础材料,更是国防工业、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战略资源。我国地大物博、矿物资源丰富,多种有色金属的储量位居全球前列,并依托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连续多年成为有色金属生产第一大国,在有色金属研究、开发、利用等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将依据十种常用有色金属的有关数据,解析近年来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运行现状,进而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除上方图表中所列项之外,我国的铝、镁储量更丰富,2021年所探明的铝土矿达 71,114万吨,菱镁矿为57,991万吨。二者与锌、铜、铅等有色金属的储量皆居世界前列,可为我们国家的经济、技术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与之相比,锡、锑、钴、汞的探明资源储量较少。虽然这几类资源目前整体需求量不高,但从长远来看,应适当加强其勘探工作,以保证我国战略性资源储备的前瞻性。
2018年以来,我国常用有色金属产量逐年走高,从5688万吨增加至2022年的6774万吨,表明国内在有色金属矿产的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中成效显现。其中,2018-2022年产量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7%、5.9%、4.3%、5.0%,增长幅度展现出愈发稳定的趋势,反映出在国内有色金属扩产增储的背景下,市场依然保持着较为有序的运行,这将有利于行业在短期内延续向好发展的势头,成为国民经济复苏的有力支撑。
从2018-2022年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额来看,2018-2019年的进出口总额会降低,而2020年以来的进出口总额呈现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特别是出口额实现了较大涨幅,从2020年的1648亿元增至2022年的3000亿元,两年间整体增长率达82%,在疫情影响世界经贸的形势下强势带动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总额的逆势上扬。
此外,近5年中有色金属出口占进出口总额比重分别为33%、35%、26%、30%、35%,其在2020年占比一下子就下降后已稳步回升至原有水平。且综合近两年我国有色金属产量稳定增长、出口额快速提升等因素来看,预计出口占比将在2023年进一步提升,创造更多外贸收益的同时,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减少我国对国外有色金属资源的依赖度。
据统计,2022年1-10月我国常用有色金属的产量排行前6省份合计占全国总产量的63.18%,展现出较高的资源集中度。这一方面有助于有色金属资源的集中勘探开采、相关配套设施的充分的利用,并可在区域内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另一方面,国内有色金属的主要产地除山东外,大多为内陆中西部省份,自身资源需求量少,且与经济发达、资源需求量大的东部地区相距较远,过多的资源外运会产生较大运输压力。此外,有色金属开采业的过度集中,也会对当地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并对未来产业体系优化升级造成阻碍。
从2022年1月以来交易行为较具代表性的四种有色金属价格趋势来看,铜、镁的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最高价与最低价差距可达约20000元/吨。铜锭作为国际贸易中交易量较大的大宗商品,其金融属性相比其他有色金属更强,价格波动频率也较为频繁。受2022年多变的国际政治局势与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影响,铜价自开年起便先涨后跌,而后继续维持着较大的行情起落,充分体现了有色金属部分细分行业的不确定性与进入风险。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受益于2022年末国内防疫政策优化、及经济预期好转,四类有色金属的价格皆渐趋稳定,若短期内国际环境不出现较大变故,预计国内市场行情报价将迎来一段稳定运行期。
纵观2018年以来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公司总利润,矿采选业、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呈现出相同的变动走势,即2018-2019年二者利润下行,2019-2022年11月皆保持回升。其中,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规模、及利润增速皆大于矿采选业,截至2021年,前者当年利润达3591.4亿元,较2018年增长98.2%;而矿采选业在2021年利润为536.3,较2018年增长6.7%。充足表现出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在近年较强的发展势头,及对有色金属行业的整体带动作用;而矿采选业虽利润增速较慢,但保持着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扩张趋势,短期来看整体行情向好。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一直以来是能源消耗大户,特别对传统煤炭能源较为依赖。从2016-2020年其能源消费总量来看,除了在2019年少量下降外,其余年份皆保持增长态势,总体从2016年的等效21028万吨标准煤上升至2020年的25460万吨标准煤。而其中,煤炭无疑是最主要构成,在各年份的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比分别为74.5%、71.9%、88.9%、85.0%、67.3%,2019-2020年煤炭消费占比一下子就下降,这与国家发展低碳经济、推动制造业转型的战略密不可分。随着有关政策的持续完善,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用能结构也将进一步向绿色低碳转型,并持续优化低端加工制造环节、推动行业向高端材料制造转型升级。
2022年11月,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三部门联合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在“十四五”期间推进有色金属行业深度调整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清洁能源体系,研发应用绿色低碳技术。到2025年前,再生金属供应占比达到24%以上。
2022年2月,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指导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推动铝、铜、铅、锌冶炼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清零。
2021年3月,国务院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大目标纲要》中要求推动高性能合金、高温合金等先进金属材料取得突破,带动制造业高端新材料核心技术竞争力提高。
基于我国有色金属储量丰沛、及国民经济加速复苏的背景,常用有色金属的产能规模势必持续增长,来满足国内大量的生产、生活消费需求。而随着国内有色金属行业逐步发展,高端有色金属材料的研发、生产将占据更大比重,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以更高质量产品赢得国际市场青睐,并带动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结构的优化。
中西部地区作为目前我国有色金属资源的主要开采地,其中的部分矿产富集地承载着半数以上的市场需求,并在当地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与配套措施,拥有较高的行业竞争力与规模优势,这使得国内有色金属资源开采将长期保持比较高集中度,维持稳定的利润增长区间。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在经历2021年的利润快速地增长后,已将整体利润规模提升至较高水准,因此未来大概率会在市场调节下回归正常增速、保证行业有序发展。
受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影响,部分有色金属的市场行情报价处于长周期变动状态,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局势时刻作用于其行情走向。但短期来看,国际市场风险降温,国内经济复苏持续推进、消费预期不断改善,行业运行环境整体偏好。且结合近期国内铜、镁价格趋势,已基本稳定在69500元/吨、23000元/吨左右,短期内暂无较大市场波动倾向。
在满足有色金属市场需求的前提下,相关行业的能源消耗总量无法大幅削减,因此,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将是必行之路。通过发挥政府政策引导作用,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例如,对于消费需求增量有限的铜、铅、锌、氧化铝等重点品种,强调防范冶炼产能无序扩张;对于消费潜力较大的工业硅、镁等行业,强化政策引导,促进形成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发挥能耗、碳排放、环保等约束作用¹,推动有色金属行业的转型升级。